香港電視真係好落後!
藝文創意
2016-06-13
電視文化 符合國情
千禧年前,真人騷風潮已吹到內地和台灣。常見做法是當有一個節目爆紅,世界各地的電視台便紛紛買下版權,製作當地版或簡化版,爆紅節目的原創製作公司也會協助執行,全盛時期的“Survivor”是最佳例子。Anthony:「當時內地幾乎每省的電視台都製作自家版本的 “Survivor”,卻沒一個有正式購下版權。近幾年情況則相反,內地電視台變得十分很商業化,翻拍真人騷前都會買下版權,甚至不貴不買。」從山寨版到土豪化的發展,也非常符合國情。
中韓帶領潮流
今天內地及韓國真人騷現發展已很成熟,各自炮製出《非誠勿擾》和“Running Man”等代表作,只有香港今天才剛起步。Anthony:「本地電視業長期欠競爭,這些年來TVB沒必要吸納新觀眾群,自然無須開拓新的節目形式,很正常。」香港落後?
回顧歷史,本地首個成功真人騷是亞視從英國引入的《百萬富翁》(2001),無綫見收視受威脅立即買下《一筆Out消》版權對撼。十五年後的無綫似乎沒變(或變得更懶),眼見ViuTV的《G-1格鬥會》引起迴響,計劃照板煮碗製作男藝人版MMA比賽節目。Anthony提到,以上三個亞洲地區的真人騷有一共同點,就是常以明星掛帥,明星效應在亞洲較有影響力,也有助爭取贊助費。

新台點評
Anthony認為ViuTV開宗明義表明不視TVB為競爭對手,目標清晰,就是重新吸引不看電視的年輕觀眾,走一條全新的路,而且走得不錯。「《跟住矛盾去旅行》算是一套頗完善的本地真人騷,這概念算是原創,執行上也不俗,唯一擔心是人選上無以為繼。」ViuTV現正推出新一輪節目,話題性似乎不及前作,目前只有情侶慳錢比賽《慳D啦Honey》口碑不俗,未知能否維持氣勢。最近他們更宣佈舉辦實況選美節目《美選D.n.A》,以devil & angel為主題,參加者不限制年齡、學歷及婚姻狀況,有紋身也可以,挑戰固有選美概念。

話題性先決 引發道德爭議
宣傳整容?
當整容不再是社會禁忌,整容真人騷也曾經在各國熱播。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國 的“Extreme Makeover”,和整容大國韓國的《Let美人》。以為香港電視台沒膽做?2013年有線電視就曾製作本地史上首個整容真人騷《魔鏡我最靚》,全程直擊參加者的before & after,包括樣貌轉變,手術過程及心路歷程,當中更有一位跨性別人士。在一片爭議聲音中,有人認為這些節目為整容人士提供親身說法的平台,理解他們背後的經歷和原因,試圖為整容去污名;亦有人認為這節目將整容過度合理化。
關注社會!
另一邊廂,其時也有嘗試宣揚正面訊息的真人騷節目。香港電台製作的《窮富翁大作戰》系列是好例子,邀請富裕成功人士體驗基層人士生活。雖然有個別名人被批 「做騷」,但 節目如實呈現貧窮人士的生活面貌,其後更把參加者的反思及學者訪問集結成書,探討貧富懸殊問題。去年七月TVB也曾播出相關題材的真人騷《難得有心人》, 助基層市民實現願望並提供金錢資助,可惜於周六傍晚時分播放,收視不高。另外,不少觀眾認為ViuTV《煮吧!換咗我阿媽》真實反映現今的親子關係和父母心態,口碑不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