邁向「無窮」世界
生活美學
2016-11-01

無「雨」問蒼天 種瓜得瓜(埃塞俄比亞)

近年全球氣溫持續上升,厄爾尼諾的威力愈趨強勁,導致多國旱災及歉收,貧窮小農更是首當其衝。2016年,非洲東部受超級厄爾尼諾現象影響,面對嚴重旱災,超過2,400萬人面臨糧食及食水短缺危機。在埃塞俄比亞,在高地耕作的農民及在低地畜牧為生的牧民荷包「缺水」,正是由於缺乏水源灌溉農作物及放牧,收成欠佳,牧畜死亡,令牧民喪失主要的收入來源。
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,樂施會在當地開設耕種項目,助只有單一收入來源的牧戶轉型,種能適應乾旱氣候的作物。亞伊沙地區(Ayesha)的受助者Kawa Said不但學會了種菜和西瓜,又受惠於樂施會支持修建的灌溉水井。她興奮地分享成果︰「過去,畜牧是我們唯一的生計來源。五年前一次嚴重旱災令我們一無所有。當時,為了找尋水源及牧草,全村遷移,一年後才回來。後來,樂施會為我們提供灌溉設施、教我們種菜及種西瓜,又提供優質種子,短短幾個月,我們收成在望,這真是大突破。」
減排

「我有權」
甘地曾說過:「貧窮是最惡劣的暴力。」貧窮是不幸,更是不公制度所導致。每一個人都應有消除貧窮及社會不公的基本權利,但在某些地區,女性接受教育、擁有財產、租借田地謀生等權利都被剝奪,她們缺少脫貧的資源、機會與謀生能力。樂施會的滅貧項目以權利為本 ,為受助者賦權,讓他們自助助人。重奪權利(印度)

印度的北方邦(Uttar Pradesh)女性農夫佔了務農人口38%,可是只有1%的女農夫參與耕種計畫,4% 獲批信貸,她們在勞動力中佔一席位,卻不被社會和政府承認,在制度上處處受壓。Suresho Aina在夫家受到排斥,夫家欲趕她出家門,卻不願給她一塊謀生的田地。2007年她加入了當地的非政府組織Disha,認識了自己該擁有的權利,借貸租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