擱筆數年,一鳴驚人的女作家
藝文創意
2016-12-12


持續寫作的條件
重拾寫作,劉綺華有旺盛的熱情,卻無多大信心。自言經歷了幾年低潮,常有感於黃碧雲、董啟章或黃錦樹這些「神檯級」前輩作家才華洋溢,自己或有天份,卻是凡人一名。想要寫好作品,劉綺華笑言自己無風格,多年來都嘗試從名家著作中偷師:「比如說,〈鯊魚〉的寫法其實是來自石黑一雄的作品。」作品寫完了,就戰戰競競找文壇前輩如崑南點評:「有一次,我以為寫得不錯啦,結果被他罵得狗血淋頭,我低落了一整個月。」屢敗屢戰,劉綺華誠惶誠恐的繼續寫下去,如今評審一致肯定其實力,她卻如此評價自己:「其實我是在一直被人批評寫得不好之下寫作的。」事實上,罵者大有惜才之意,崑南正是今屆文學獎的評審之一,匿名評分,對其作品大表嘉許。 「不過,文學獎只是一時的,要找到自己的風格,才能繼續寫下去。」獎項重要,劉綺華卻更關心自己有否持久的力量。她甚至搜尋過歷屆得獎者的近況,遺憾地發現到有些人已下落不明:「他們明明是有天份的,卻沒法持續寫下去。」能在成千上萬的文藝青年中突圍,文筆大概不再有人懷疑了。獎項不是永恆的成就,但對她最大的意義,或是找到創作人應有的自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