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別青春心未老
生活美學
2016-11-26

告別青春心未老
若熟悉王家衛電影,應記得金城武曾說過: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,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,秋刀魚會過期,罐頭會過期,連保鮮紙都會過期。是的,運動員也會過期,就像效力本地籃球隊飛鷹的蘇伊俊,中學出道打甲一,這一打,就十多年了。 青春易逝,哨子一響,終要告別那大男孩的盛夏光年,不過,一年畢竟有四季,他說最重要是調整心態,做好熱身,準備他的下一季,人生的下半場。
學習如何竭盡所能
始終不是十八廿二,談起自己的籃球員生涯,蘇伊俊表現得沉穩之中,略有幾滴風霜:「以前我會覺得,無事的,做什麼都可以,就算錯,也沒問題,因為我有本錢去輸。現在,就算練習得再好,不保養自己身體,落場都不會有好表現。」 行年廿九,出道十四年,換句話說,人生有一半都活在籃球場上。雖說仍年輕氣盛,身型健碩,但蘇伊俊坦言,運動員「賞味期限」短暫,不能一直衝,總要接受自己不復當年勇,嘴巴不認,身體卻很誠實:「挫敗感多數都是來自受傷。傷患久不久就會找上門,當然這是每個運動員都要經歷的事,以往跑跑跳跳我都覺得沒問題,但這一兩年,逐漸發覺有些肌肉由於不常鍛鍊,會讓我時常會受傷。現在的訓練方向,反而是要重新學習如何用力,調節身體的狀況。」 生理上的年齡改變,得靠心理上的成長來彌補,蘇伊俊自有一番感悟:「到我這年紀,就要學習把握自己所擁有的。比如說,以前我有一百元,我會隨便亂花,因為我知道自己recover得快。但現在我只有八十元,我要用盡這八十元。這是心理上的考驗,不再是你擁有多少去亂花,而是你擁有多少,你就能夠使用多少,這才厲害。」就像重新適應一種新節奏,換個跑法,繼續跑下去。
醉心籃球教出父愛
如今蘇伊俊不但是運動員,同時也是體育娛樂節目主持,形象健康,練就一副好身材,加上一張偶像派的臉孔,自然多了廣告,也多了訪問。包括現在這個訪問:「其實對運動界也是一件好事,現在多了網上平台讓更多人認識香港運動員,你會感覺到運動文化在香港變得強烈了,也可以帶出更多對社會有正面效果的訊息。」面對訪問,答得大方穩妥,對著鏡頭,也早不陌生,有朝一日不做運動員,也相信不愁沒有投身銀幕的機會:「現階段實在未有特意去想轉型的問題,始終自己最喜歡都是打籃球。打籃球固然有其年齡限制,所以我仍想在『賞味期限』內專注打籃球。至於其他方面,有時間兼顧的話,當然願意會作不同類型的嘗試,就當是我生活上的平衡。」
